



奖项背景与行业地位
Windham Campbell文学奖由作家唐纳德·温德姆及其伴侣桑迪·M·坎贝尔设立,由耶鲁大学贝内克珍本与手稿图书馆管理,是全球奖金最高的文学奖项之一。自2013年创立以来,该奖项每年向9位获奖者颁发17.5万美元奖金(较初创时15万美元大幅提升),涵盖小说、非虚构及戏剧三大领域,被誉为“文学界的奥斯卡”。其配套的Windham Campbell文学节为期四天,包含大师班、讲座、签售等公共活动,形成“奖项-节日”双驱动的文学传播体系。
视觉识别设计哲学:括号的多重隐喻
2013年,Pentagram团队(成员包括Michael Bierut、Laitsz Ho、Jessica Svendsen)与项目创始总监Michael Kelleher合作,为奖项打造视觉识别系统。设计以“括号”为核心符号,既呼应语言与写作的典型元素,又暗含三重隐喻:
- 连接与对话:括号象征对获奖者、耶鲁社群及全球读者的“聚合”,强化奖项促进文学交流的宗旨;
- 竞技场隐喻:参考体育赛事的“分组括号”形式,暗喻奖项对提名者、决赛者的筛选机制;
- 多元表达:括号样式借鉴贝内克图书馆的珍本收藏,从装饰性到极简风,通过不同重量、色调的排列,映射获奖者(如南非作家Zoe Wicomb、剧作家Stephen Adly Guirgis、记者Jeremy Scahill等)的多样性。
2024年设计革新:动态蓝与单符号策略
2024年迭代由Pentagram纽约合伙人Andrea Trabucco-Campos团队主导,延续“括号”核心元素但实现突破性升级:
- 色彩革新:从黑白单色转向高饱和度蓝色,增强视觉冲击力与现代感;
- 动态表达:通过动画化处理,括号从静态符号转化为“放大器”,既可低调框定内容,亦可夸张放大以突出重点,呼应奖项“放大时代重要文学声音”的使命;
- 统一与多样性平衡:放弃多符号体系,采用单一括号样式,通过动态变形(如重复排列、图案化处理)适配印刷、数字、标牌、周边等全场景,实现“一致性中的灵活性”。
设计价值的行业启示
该案例证明,文学奖项的视觉识别设计需兼顾功能性与象征性。Pentagram通过“括号”符号的深度挖掘,既实现了信息的高效传达,又赋予其文化隐喻与情感共鸣。其“少即是多”的单符号策略与动态化处理,为同类奖项提供了“经典符号+现代演绎”的范式,最终形成与耶鲁大学校园环境和谐共生的视觉语言体系,成为文学与设计跨界融合的标杆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