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视设计

资产基金所有者ISPT在悉尼中央商务区中心的乔治广场(George Place)进行了重大的现代化改造。改造项目位于乔治街363和345号和约克街24号,基地建设翻新包括一个新的,超大型和统一的大厅的精彩绝伦转变,整合了底层和平台,不是一个而是三个商业塔楼。由Fender Katsalidis Architects设计的中庭风格大堂设有会议空间、休息区、社交中心以及轻食和酒吧区。

George Place 标识,导视系统设计© THERE


THERE的挑战是设计一个标识和寻路系统,标识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完整性和协调性,同时是一个独立的设计特征。THERE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共同加入三个建筑的独特性,每个建筑资产都扩展到单一的公共大厅中庭。采用“三重奏”主题,我们开发了一系列精致,几乎雕塑般的三面建造形式,成为标识家族。令人回味的内部情绪照明灯光营造出一种温暖的光泽,从标识形式中散发出来,营造出一种神秘气氛和氛围感。THERE的工作范围包括到达标识设计、上面的场所制作吊坠、目录图腾,寻路和总体规划以及法定和运营标志。

George Place 标识,导视系统设计© THERE


开发服务总经理Chris McCluskey说:“该区域重新设计已经完成并开放。客户的反应和反馈非常积极。 ‘乔治广场大堂将成为该区及其社区的核心。乔治广场以最高品质发挥,创造了一个真正令人难忘的地方。

George Place 标识,导视系统设计© THERE
George Place 标识,导视系统设计© THERE
George Place 标识,导视系统设计© THERE
George Place 标识,导视系统设计© THERE
George Place 标识,导视系统设计© THERE
George Place 标识,导视系统设计© THERE

唿应农夫山泉品牌与自然“共生”关系,box brand design结合虚与实,运用不同材质之间的碰撞,巧妙地把标识与环境融合 ,同时採用自然的色彩搭配,呈现出现代简约风格,为农夫山泉龙坞园区提供清晰且具备人性化的导向系统设计,打造精緻且专业的企业形象。

农夫山泉龙坞园区标识设计 © box brand design,合子品牌设计

农夫山泉龙坞园区标识设计 © box brand design,合子品牌设计

农夫山泉龙坞园区标识设计 © box brand design,合子品牌设计

农夫山泉龙坞园区标识设计 © box brand design,合子品牌设计

农夫山泉龙坞园区标识设计 © box brand design,合子品牌设计

农夫山泉龙坞园区标识设计 © box brand design,合子品牌设计

农夫山泉龙坞园区标识设计 © box brand design,合子品牌设计

农夫山泉龙坞园区标识设计 © box brand design,合子品牌设计

农夫山泉龙坞园区标识设计 © box brand design,合子品牌设计

农夫山泉龙坞园区标识设计 © box brand design,合子品牌设计

农夫山泉龙坞园区标识设计 © box brand design,合子品牌设计

农夫山泉龙坞园区标识设计 © box brand design,合子品牌设计

农夫山泉龙坞园区标识设计 © box brand design,合子品牌设计

农夫山泉龙坞园区标识设计 © box brand design,合子品牌设计

农夫山泉龙坞园区标识设计 © box brand design,合子品牌设计

农夫山泉龙坞园区标识设计 © box brand design,合子品牌设计

农夫山泉龙坞园区标识设计 © box brand design,合子品牌设计

农夫山泉龙坞园区标识设计 © box brand design,合子品牌设计

农夫山泉龙坞园区标识设计 © box brand design,合子品牌设计

农夫山泉龙坞园区标识设计 © box brand design,合子品牌设计

农夫山泉龙坞园区标识设计 © box brand design,合子品牌设计

农夫山泉龙坞园区标识设计 © box brand design,合子品牌设计

农夫山泉龙坞园区标识设计 © box brand design,合子品牌设计

农夫山泉龙坞园区标识设计 © box brand design,合子品牌设计

农夫山泉龙坞园区标识设计 © box brand design,合子品牌设计

农夫山泉龙坞园区标识设计 © box brand design,合子品牌设计

农夫山泉龙坞园区标识设计 © box brand design,合子品牌设计

农夫山泉龙坞园区标识设计 © box brand design,合子品牌设计

无锡泓历皇朝酒店有限公司,创建于二00五年,是一家以经营新潮粤菜、江浙风味、川湘农乡等各地经典名菜和地方美食的纯餐饮酒楼。“好吃实惠,客人满意”是公司酒楼一贯坚持的经营理念。多年来,以味取胜的皇朝饮食特色,深受社会各界人士的青睐。并荣获“中国餐饮名店”和“国家级绿色餐饮企业”、“江苏省餐饮名店”等殊荣。泓历皇朝酒店目前有新体店、东亭店和鸿桥店,总经营面积已达一万六千多平方,餐位3800余个。

酒店装饰高档典雅,别具一格,均能为食客提供一个舒适的就餐环境。公司酒楼的消费群体非常广泛,无论是大型的喜庆筵席和高档的商务宴客,还是实惠的公司和家庭聚餐,不同的宾客都能在泓历皇朝酒店得到满意而个性化消费服务。

 

项目位于湖南 · 衡阳,酒店以椅子文化为主题,打造椅子博物馆,  让喜欢椅子文化的客户感受不同时期椅子的发展历程。
「椅子文化」导视系统将酒店的“椅”文化扩大并延伸下去,提取椅子的特点作为设计元素,材质上将金属与陶瓷结合,更好的展现了导视系统的美感和韵律感,加深酒店的文化特质,陶瓷给人一种端庄的感觉,用陶瓷点缀,使得整套导视系统更加契合酒店的高品质特点。

木矞设计 © 衡阳倚莱国际酒店导视系统设计

木矞设计 © 衡阳倚莱国际酒店导视系统设计

木矞设计 © 衡阳倚莱国际酒店导视系统设计

木矞设计 © 衡阳倚莱国际酒店导视系统设计

木矞设计 © 衡阳倚莱国际酒店导视系统设计

木矞设计 © 衡阳倚莱国际酒店导视系统设计

木矞设计 © 衡阳倚莱国际酒店导视系统设计

木矞设计 © 衡阳倚莱国际酒店导视系统设计

木矞设计 © 衡阳倚莱国际酒店导视系统设计

木矞设计 © 衡阳倚莱国际酒店导视系统设计

碧桂园旗下首个文化创意产业园,位于东莞东城,传承东莞旧村部落文明,广东33小镇践行“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美学观,集合手艺人创作坊、艺术展策互动空间、音乐人交流创作空间、科技孵化器、文创产业办公、美学新零售及消费升级空间,打造莞人间最有温度的文化创意园区及广东最有影响力的文创互动平台。我们把33小镇的品牌形象作为对外传播的主要体现,展示33小镇的独特性,因此整个设计造型直接通过LOGO的形态去演变,提取主要品牌元素,采用显目提醒效果的亮黄色系,在一定程度上张扬33小镇艺术空间包含的个性、自我、多元、自由性,结合项目的定位和空间的多元性,再张扬跳跃的导视也能被包容于环境中。

木矞设计 © 碧桂园广东33小镇文化创意产业园导视系统设计

木矞设计 © 碧桂园广东33小镇文化创意产业园导视系统设计

木矞设计 © 碧桂园广东33小镇文化创意产业园导视系统设计

木矞设计 © 碧桂园广东33小镇文化创意产业园导视系统设计

木矞设计 © 碧桂园广东33小镇文化创意产业园导视系统设计

木矞设计 © 碧桂园广东33小镇文化创意产业园导视系统设计

木矞设计 © 碧桂园广东33小镇文化创意产业园导视系统设计

木矞设计 © 碧桂园广东33小镇文化创意产业园导视系统设计

木矞设计 © 碧桂园广东33小镇文化创意产业园导视系统设计

木矞设计 © 碧桂园广东33小镇文化创意产业园导视系统设计

木矞设计 © 碧桂园广东33小镇文化创意产业园导视系统设计

J18是中国河南省郑州市正在进行的城市规划项目。由四个区组成的大型综合开发项目,包括住宅,商业设施,酒店,文化中心,以及公园,绿地和河流。作为城市中的一个城市,开发面积大约是东京中城的四到五倍。
日本著名设计公司artless负责J18住宅销售办公室的标牌设计。该项目室内设计由上海和伦敦的跨学科建筑设计实践Neri&Hu设计研究室设计。artless团队设计的寻路和象形图设计灵感来自建筑的形式和材料,从室内设计的概念出发,遵循材料和形状的同时赋予空间统一感。标识的弯曲形状来自J18品牌名中“J”的弯曲字母,通过对J的延展设计贯穿在标注只整个体系中。着眼于中国郑州,城市未来更加全球化,J18所有标识信息都是使用双语呈现。

建业·J18超现代简约的标识 © artless

建业·J18超现代简约的标识 © artless

建业·J18超现代简约的标识 © artless

建业·J18超现代简约的标识 © artless

建业·J18超现代简约的标识 © artless

建业·J18超现代简约的标识 © artless

建业·J18超现代简约的标识 © artless

建业·J18超现代简约的标识 © artless

建业·J18超现代简约的标识 © artless

建业·J18超现代简约的标识 © artless

建业·J18超现代简约的标识 © artless

建业·J18超现代简约的标识 © artless

建业·J18超现代简约的标识 © artless

建业·J18超现代简约的标识 © artless

建业·J18超现代简约的标识 © artless

建业·J18超现代简约的标识 © artless

建业·J18超现代简约的标识 © artless

建业·J18超现代简约的标识 © artless

建业·J18超现代简约的标识 © artless

建业·J18超现代简约的标识 © artless

建业·J18超现代简约的标识 © artless

随着Sokadach搬进新的主楼,2018年,工作室kw,kommunikationsdesign受委托规划设计新大楼的环境图形、图标设计、指示和导向系统,工作室kw,kommunikationsdesign提供了从构思、设计、项目执行到生产实施整案服务。
客户要求是易读性和存在性。工作室kw,kommunikationsdesign对标识系统创作了一套图标,标识排版非常精细和简单,它遵循严格的图解方法。为了使文字更好的融入建筑空间中,文字直接应用在墙壁上,并在设计中以三维元素作为点缀。
严格的排版与超大的楼层数字形成鲜明的对比。数字采用了铝制烤漆制成,离墙安装,背面藏蓝色的灯光。
SOKADACH入口区域实施了一个大型图案墙体,展示了历史老照片。

Sokadach新楼标识设计 © studio kw

Sokadach新楼标识设计 © studio kw

Sokadach新楼标识设计 © studio kw

Sokadach新楼标识设计 © studio kw

Sokadach新楼标识设计 © studio kw

Sokadach新楼标识设计 © studio kw

Sokadach新楼标识设计 © studio kw

Sokadach新楼标识设计 © studio kw

Sokadach新楼标识设计 © studio kw

Sokadach新楼标识设计 © studio kw

Sokadach新楼标识设计 © studio kw

Sokadach新楼标识设计 © studio kw

Sokadach新楼标识设计 © studio kw

Sokadach新楼标识设计 © studio kw

Sokadach新楼标识设计 © studio kw

Sokadach新楼标识设计 © studio kw

Sokadach新楼标识设计 © studio kw

Sokadach新楼标识设计 © studio kw

Sokadach新楼标识设计 © studio kw

Sokadach新楼标识设计 © studio kw

Sokadach新楼标识设计 © studio kw

Sokadach新楼标识设计 © studio kw

Sokadach新楼标识设计 © studio kw

豪方天际广场位于深圳市南山区北环大道与南山大道交汇处,与占地面积达49万平米的中山公园仅一桥相连。项目规划为甲级写字楼与配套商业,总建筑面积约8.14万平米,以208米的视野俯瞰城市公园。

新豪方办公室导视系统设计 © 陈新军(深圳陈小军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新豪方办公室导视系统设计 © 陈新军(深圳陈小军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新豪方办公室导视系统设计 © 陈新军(深圳陈小军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新豪方办公室导视系统设计 © 陈新军(深圳陈小军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新豪方办公室导视系统设计 © 陈新军(深圳陈小军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新豪方办公室导视系统设计 © 陈新军(深圳陈小军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新豪方办公室导视系统设计 © 陈新军(深圳陈小军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新豪方办公室导视系统设计 © 陈新军(深圳陈小军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新豪方办公室导视系统设计 © 陈新军(深圳陈小军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新豪方办公室导视系统设计 © 陈新军(深圳陈小军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新豪方办公室导视系统设计 © 陈新军(深圳陈小军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新豪方办公室导视系统设计 © 陈新军(深圳陈小军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新豪方办公室导视系统设计 © 陈新军(深圳陈小军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新豪方办公室导视系统设计 © 陈新军(深圳陈小军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长江,世界第三大河,从唐古拉山入东海,横贯中国,绵延6300公里,充沛水源带来的富足养分,灌溉出了肥沃的土地,人们逐渐定居、聚落、生息,从一座座村社繁衍出恢弘璀璨的文明,形成了独有的物产和生活方式。

长江竹岛公共导视和艺术装置设计 © 良相设计

宜宾,位于长江上游,温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伴随江流带来的丰沛雨量,丰富了物产,也催生了“美酒”和“美食”,茶、蚕、竹、畜一直是宜宾传统优势产业,宜宾也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城”。

长江竹岛公共导视和艺术装置设计 © 良相设计长江竹岛公共导视和艺术装置设计 © 良相设计

长江竹岛公共导视和艺术装置设计 © 良相设计

宜宾东边的江安县,不仅是川南粮仓,更以竹类繁多而著称,是构成蜀南竹海的重要区域,也是全球竹类生长最适宜的地区之一,长江竹岛,便位于江安段。

这座江心岛屿由长江泥沙堆积而成,形似一枚竹叶,与江安县城隔江相望。

长江竹岛公共导视和艺术装置设计 © 良相设计

长江竹岛公共导视和艺术装置设计 © 良相设计

长江竹岛,原名“牛角坝”,2018年5月之前还是一座成建制的村落。为减少生产生活的对长江的污染,让竹岛重新回归自然,在“长江生态大保护”的倡议下,原有居民从岛上全部迁出。

长江竹岛公共导视和艺术装置设计 © 良相设计

新规划的长江竹岛,拥有24个景观节点、400余种竹类品种、3.5KM的环岛绿道、4.5KM的亲水漫步带、4座竹文化博览馆、500米长的空中栈道……
是长江上游首个以竹生态、竹文化为主题的城市生态公园。

2019年5月,良相承接了长江竹岛的公共导视和艺术装置设计。以长江和竹为线索串联24个景观节点,为市民提供观、感、识三大体验,成为此次设计的目标。

长江竹岛公共导视和艺术装置设计 © 良相设计

长江竹岛公共导视和艺术装置设计 © 良相设计

长江竹岛公共导视和艺术装置设计 © 良相设计

长江竹岛公共导视和艺术装置设计 © 良相设计

长江沧桑回旋,流经千千万万人的家门口,藏着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奥秘,

长江竹岛公共导视和艺术装置设计 © 良相设计

长江竹岛公共导视和艺术装置设计 © 良相设计

长江竹岛公共导视和艺术装置设计 © 良相设计

不仅孕育了绵延起伏,逶迤苍莽,烟波浩渺的这片竹海,还决定了我们文明崛起的走向,无需掠夺的战争技术,只需争取丰收的技艺,我们尊重每个生命的节奏,尊崇天人一体的法则,顺天应时,企盼风调雨顺,守望田园故土。

长江竹岛公共导视和艺术装置设计 © 良相设计

长江竹岛公共导视和艺术装置设计 © 良相设计

我们曾用二十四节气来调整农事和生活的准则,而今我们用二十四节气串联二十四个景观节点,演绎着以竹为景的四季轮替,自立、谦逊、包容、平和,传递着滋养和融合的田园牧歌,也在表达生于这片土地的自豪和敬仰。

长江竹岛公共导视和艺术装置设计 © 良相设计

长江竹岛公共导视和艺术装置设计 © 良相设计

长江竹岛公共导视和艺术装置设计 © 良相设计

长江竹岛公共导视和艺术装置设计 © 良相设计

长江竹岛公共导视和艺术装置设计 © 良相设计

长江竹岛公共导视和艺术装置设计 © 良相设计

长江竹岛公共导视和艺术装置设计 © 良相设计

长江竹岛公共导视和艺术装置设计 © 良相设计

长江竹岛公共导视和艺术装置设计 © 良相设计

长江竹岛公共导视和艺术装置设计 © 良相设计

长江竹岛公共导视和艺术装置设计 © 良相设计

长江竹岛公共导视和艺术装置设计 © 良相设计

长江竹岛公共导视和艺术装置设计 © 良相设计

长江竹岛公共导视和艺术装置设计 © 良相设计

长江竹岛公共导视和艺术装置设计 © 良相设计

长江竹岛公共导视和艺术装置设计 © 良相设计

长江竹岛公共导视和艺术装置设计 © 良相设计

长江竹岛公共导视和艺术装置设计 © 良相设计

长江竹岛公共导视和艺术装置设计 © 良相设计

长江竹岛公共导视和艺术装置设计 © 良相设计

长江竹岛公共导视和艺术装置设计 © 良相设计

长江竹岛公共导视和艺术装置设计 © 良相设计

长江竹岛公共导视和艺术装置设计 © 良相设计

长江竹岛公共导视和艺术装置设计 © 良相设计

长江竹岛公共导视和艺术装置设计 © 良相设计

长江竹岛公共导视和艺术装置设计 © 良相设计

长江竹岛公共导视和艺术装置设计 © 良相设计

长江竹岛公共导视和艺术装置设计 © 良相设计

长江竹岛公共导视和艺术装置设计 © 良相设计

长江竹岛公共导视和艺术装置设计 © 良相设计

长江竹岛公共导视和艺术装置设计 © 良相设计

长江竹岛公共导视和艺术装置设计 © 良相设计

长江竹岛公共导视和艺术装置设计 © 良相设计

长江竹岛公共导视和艺术装置设计 © 良相设计

长江竹岛公共导视和艺术装置设计 © 良相设计

长江竹岛公共导视和艺术装置设计 © 良相设计

品牌战略定位 × 品牌形象塑造 × 商业空间设计

中小企业 – 上市公司 – 跨国企业 – 国有企业 – 世界500强